志野的前身是白天目。天目本是日本对我国宋代黑釉瓷器(主要指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等所产)的称呼。
南宋时日本来留学的僧人、工匠不少,最受其钟情的瓷器一是天目,二是浙江龙泉窑青瓷。而宋朝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似乎对其影响不大(除了民族审美有些差异外,五大名窑均系内府专用,一般日本人恐难得见)。当时日僧在浙江的最多(天台宗的主庭国清寺在浙江天台),所见自然以闽、浙、赣之物为主。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些民间用品已是工艺技术极高的艺术品了(若见五大名窑,真要怀疑非凡间之物了),故而推崇备至。
日本的“陶祖”加藤四郎自宋归国后,在尾张的濑户开窑制陶,即著名的濑户窑,可以说是日本的陶瓷圣地之一(现在日语的“濑户物”一词,已然是陶瓷器的总称了)。濑户窑的产品中,自然少不了模仿宋天目式样的器具,后来就被称为“濑户天目”。至应仁-文明大乱,不少濑户陶工逃入美浓避难,从而使美浓诸窑兴起。所以濑户、美浓之器,颇多一脉相承之处。
在烧制黑釉的天目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天目形茶碗上施挂白釉的所谓“白天目茶碗”。今存最古老的一些白天目,皆素面无纹,是室町后期天文年间(1532~1554)的产物,据传原由武野绍鸥所藏,后为尾张德川家与加贺前田家所得。
因为当时并不分濑户、美浓窑,统统叫做“濑户”,所以究竟是濑户还是美浓率先烧成白天目尚无定论。但由白天目发展出了志野则是毫无疑问的。
志野茶碗 桃山时代
桃山时代的志野历来最为人喜爱,白釉完全以长石为原料,厚而温润,釉面上随意地显现红色的“火色”和橘皮状的“棕眼”。尽管今天人们说起瓷器最容易联想到的颜色就是白色,但是白釉在历史上出现得却比较晚(我国商代已发明原始青瓷,而白釉则要到南北朝时代才出现),其制作较青瓷略为复杂。因为工艺技术上的差距,古代日本无法烧制出像中国那样纯净华美的白釉。然而今天我们审视志野陶,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在有限的技术范围内将日本文化的独特情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志野包含着的,是纯日本式的创意,清纯而温柔,与中国、朝鲜白瓷的孤高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
志野的胎土专用一种“艾土”,白中透青,质地极柔软。因而产量一直不太多。桃山初期较早的一些志野陶皆纯白无纹,即所谓“无地志野”。天正末期至文禄、庆长时期,出现了在胎土上用天然氧化铁原料描绘图案再施长石釉(我国称之作“釉下彩”,而日本称之作“下绘”)的“绘志野””。此外还有赤志野、红志野、鼠志野等许多品种。以绘志野最为有名。
绘志野
赤志野
鼠志野
志野
紫志野
緋彩志野
白志野
曙志野
关于瑕疵品的判定
因为志野烧造过程中不采用匣钵, 所以经常会出现落灰或者气泡破裂等问题, 如下图,
第一张照片杯子中央有个破裂的气泡, 这样可能会在喝茶实用过程中落下一些脏东西不容易清洁。
第二张照片中央一块很大的白色落灰。
但是有的过分的窑变或者落灰,破裂气泡如果在杯外则一般不太较真为瑕疵。甚至有的比较特别的窑变还能给杯子整体一些点缀, 如下图,我反而觉得这个杯子更漂亮了。